11月25日上午,江西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杨贵平在《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新修订)》贯彻实施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面对突出其来的疫情,江西省工信厅全力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极力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使得中小企业呈现了起稳回升的态势——
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市场主体已经达到了93.59万户,增长16.71%,其中规上工业比去年净增628户;1-9月份,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增长0.5%,规上服务业中小企业主营收入增长5%;全省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在主营收入、利润、吸纳从业人员三项指标分别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63.5%、76.5%、72.7%;全省规上服务业中小企业在主营收入、利润、吸纳从业人员三项指标分别占全省规上服务业企业的76.3%、71.7%、61.2%。这充分彰显了中小企业主力军的作用。
(图为江西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杨贵平)
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推动复工复产
强化组织协调。江西省工信厅建立了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全省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具体解决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复工复产顺利推进。
强化政策供给。一方面,为了应对疫情,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若干个惠企政策,如省政府出台了“20条”;另一方面,推动中央有关援企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截至9月底,财政贴息超过2个亿,行政事业单位减免房租租金3.89亿,惠及市场主体2.5万户;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1585.62亿,较年初增加483.72亿,增长43.9%;2-10月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累计减轻中小企业负担88.86亿。
强化要素保障。实施了日产口罩过千万行动,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防护物资保障难问题;推动金融应急救援行动,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难问题;和人社厅联合推进园区百万大招工行动,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用工难问题。通过这些要素保障,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顺利完成。
强化企业帮扶。江西省工信厅专门推出了企业特派员制度,企业特派员入驻企业、上门服务,做到全省规上企业全覆盖,着力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持续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继续实行领导联点企业帮扶制度,省委书记、省长和各个省领导都联系一个园区,至少联系10个企业,省市县同步联动,这为解决企业问题、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顺利推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贯彻中央精神,聚力促发展
完善政策体系。3月初,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促进江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了《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 同时建立了促进中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若干制度和机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
抓实梯度培育。按照“众创业、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育龙头”的企业成长路线图,扎实推动企业梯度培育。到目前为止,全省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92家、专业化小巨人企业157家、单项冠军41家。
聚集要素资源。今年在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单列1.6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采购力度加大,今年前三季度政府采购中小企业比例达到89.03%。
建好公共平台。到目前为止,累计认定省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56家,入驻小微企业5247家;建设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28 家,入驻创业实体超过1万个,带动和稳定就业15万人。培育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52家,服务企业8万余家。
创优营商环境。持续深入精准地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打造赣服通升级版,建设五型政府,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
落实新《条例》,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杨贵平表示,下一步江西省工信厅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好新修订的《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重点在四个方面发力——
指导各地健全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推动各地构建常态化研究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机制。
抓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法规实施,推动中央和地方各级密集推出的财政贴息、电价优惠、税费减免、帮扶服务等援企惠企政策落地,确保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
深入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推进产业链链长制走深走实,构建龙头引领、中小支撑的更加紧密的企业合作共同体。
加大双创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培育力度,打造优质载体,着力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以产业链为抓手,围绕产业上下游,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产销合作、产融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生态能够形成。
(图为江西某中小企业生产制造车间一角)